在濠江区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,园方布设了温馨的育儿环境。彭深 摄
邵剑琼(左一)运用心理沙盘为新手宝妈提供咨询。彭深 摄
在龙湖区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,亲子指导师正在指导家长与孩子互动、共读。
受访者供图
展开剩余83%在龙湖区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,亲子指导师正在指导家长与孩子互动、共读。
受访者供图
在澄海区凤翔街道人民公园,妇幼专家每月定期开设的育儿科普摊位前吸引了不少“新手”父母前往参加。“老一辈有他们的育儿经验,社交平台上的说法也各不相同,还好有专家们来到‘家门口’教我们科学育儿!”市民陈女士的感慨,不仅反映了当前婴幼儿家长的育儿困境,也折射出汕头持续推进优生优育的新探索。
“带娃难”是当前不少家庭面临的问题。营造生育友好氛围,坚实的托育服务支撑是基础,科学育儿的理念普及是关键。汕头市计生协有关负责人介绍,汕头以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项目为支点,全域统筹、城乡联动,探索出一条资源高效整合、服务精准下沉的特色路径,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了“汕头样本”。
●南方日报记者 彭深
暖心托举 “亲子小屋”呵护婴幼儿成长
何为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?这是由中国计生协发起的一项服务优生优育的民生项目。通过“亲子小屋”活动和家庭指导,将优生优育、婴幼儿照护和科学养育理念、知识和服务送进广大家庭,增强0—3岁婴幼儿家庭有关方面的意识和能力,促进婴幼儿茁壮成长。
据介绍,近两年来,汕头利用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项目省级师资,在市、区和各具体项目点组织开展培训活动,提升亲子指导师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,为新手爸妈提供更加科学、高效的服务。
蔡文佳是汕头全市首家建设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项目的托育园园长。她介绍,项目主要通过亲子课程、家长课堂、亲子活动、入户指导、心灵驿站等七大主题,引导帮助家长掌握亲子互动技巧。“规定动作”之外,该园还有着不少“自选动作”:专业化指导、多元化活动、社区化联动。
她介绍,该托育园组建了“专家+辅导员”双梯队,联合妇幼保健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建儿科医生、营养师、早教专家顾问团,定期开展婴幼儿健康评估和家长培训;通过音乐律动、绘本阅读、运动游戏、感知觉训练、小儿推拿等,帮助家庭在营养与喂养、睡眠、生活与卫生习惯、动作、语言、认知、情感与社会等方面提升养育水平;还联合街道办、妇联定期举办社区宣教活动,帮助家长解决育儿困惑,提升科学育儿水平,扩大服务覆盖面。
目前,汕头还探索了多种创新机制,让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服务更暖心。市计生协“随叫随到”协调解决困难;联动社区公众号精准推送服务信息;开发上线小程序,集成课程报名和育儿知识推送,为家长提供全方位教育支持。
城乡融合 特色服务提升科学育儿理念
据介绍,目前汕头8家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项目分布在5区(县)。“有的在高档社区,有的在城乡接合部,还有的主要面向外来务工子弟。”汕头市计生协有关负责人介绍,城乡经济发展与家长学识理念各有不同,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服务路径和策略,才能有效满足当地婴幼儿家庭的多元化照护需求。
在澄海区,当地整合卫健局、妇幼保健院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形成“1+N”服务联盟,选择凤翔街道等3个具有代表性的试点镇街,建立起高效协同服务网络。该区组织了一支专家团队,每月定期下沉公园和社区,开展科普宣教活动,覆盖超过千户城乡家庭,提升了科学育儿的知晓率。
为满足不同家庭的多样化托育需求,汕头全市各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项目点还提供了全日托、计时托、临时托等多种灵活的托育形式,满足务工家庭、长者照料等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。此外,还推出了“进家门”个性化支持服务,专门为早产儿、发育迟缓儿童家庭提供“一对一”入户指导,量身定制成长方案,有效填补了农村地区专业育儿服务的缺口。
关注育儿,更关注家庭的“心事”。龙湖区设立了“心灵驿站”提供心理疏导,濠江区利用沙盘室开展产后抑郁妈妈咨询,两地还同步开展了婴幼儿发育迟缓筛查与干预工作,构筑身心健康成长防线。
“‘向日葵亲子小屋’是公益服务,每个项目点都是凭爱心和热心,助力全市营造优生优育氛围。”汕头市计生协负责人介绍,从满足基本照护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,再到减轻家庭负担、提振生育信心,“向日葵”模式的价值链正在不断延伸。
■人物
深耕“向日葵”事业
这对夫妇让两千家庭学会科学育儿
在汕头濠江区的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,周永烈和邵剑琼夫妇正努力化解一场冲突——当年轻妈妈想送孩子上托育园时,奶奶攥着孙子的手嘀咕:“肯定是当妈的想偷懒!”
这样的场景,他们见了很多。潮汕地区传统育儿观念根深蒂固,老人们坚信“孩子要捂要喂”,对科学早教充满疑虑。直到免费亲子课推开大门:绘本阅读课上,一位焦虑的妈妈发现,每晚给孩子讲完故事,哭闹不休的宝宝竟安然入睡;中医推拿环节,奶奶们跟着老师按摩孩子穴位,亲眼见证孙子退烧止咳;自主进食实践中,看着2岁孩子稳稳握勺吃饭,老人喃喃:“原来不是越烂越好啊……”
“最触动的是婆媳带着育儿矛盾来,挽着手回去。”邵剑琼说,六期免费亲子课,每期7节课,他们已经把科学育儿的理念带给两千多个家庭。
周永烈组织起一支百余人的学生志愿队伍,科学育儿的理念也悄悄影响着尚未走进婚姻与生育的年轻人。大学生志愿者小陈原是个“恐婚族”,但参与“亲子小屋”公益志愿服务后,她说:“育儿原来是整个家庭共同成长的过程。”她会在志愿服务中反思与家人的关系,也对开始婚恋关系有了更强的信心,笑称自己一定会落实好科学育儿的理念。
小屋之外,爱在流淌。曾经一位15月龄仍不会说话走路的宝宝,因农村奶奶坚持“算命先生说今年不能上学”而错过黄金干预期,成了周永烈夫妇的揪心事。于是他们决定把服务延伸到心理支持,邵剑琼发挥心理教育专长,为产后抑郁妈妈提供沙盘心理咨询,为发育迟缓儿童定制“进家门”辅导。
如今,这对夫妇还在谋划着将“向日葵亲子小屋”开到乡下、开到线上,普及科学育儿理念。“我们要将这项公益项目推向更多群众,用爱为婴幼儿成长护航。”邵剑琼说。
发布于:广东省悦来网配资-配资股票平台-五倍股票杠杆-炒股配资咨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